Translate

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

烹飪古籍

自遠古以來,人類對飲食的各種知識都以文字記錄下來,內容廣範,包括農業生產、選擇原料、食品加工、菜單及菜譜、食療方劑、飲領詩文等等,我們稱之為烹飪古籍。以下介紹兩部有關飲食最古老的文獻。


《呂氏春秋‧本味》


《呂氏春秋》是戰國末年(220B.C.)秦朝國相呂不為編寫,當中第十四卷《考行覽》第二篇《本味》記載與烹飪有關的文章,是中國最早的烹調理論專著。當中提到:

夫三群之蟲,水居者腥,肉玃者臊,草食者羶,臭惡猶美,皆有所以。』不同動物原料的風味與它的生活環境和食源有關。

凡味之本,水最為始。五味三材,九沸九變,火為之紀。』水是所有味道的根本,不過鍋中九次沸騰有九次變化,關鍵在火的控制,掌握火的大小才能將腥、臊和羶味等配合甘、酸、苦、辛、鹹調味轉化成美味。

調和之事,必以甘酸苦辛鹹,先後多少,其齊甚微,皆有自起。』而甘、酸、苦、辛、鹹等五味調料放置的先後與用量的多少,更在其中起妙巧的調和作用。

鼎中之變,精妙微纖,口弗能言,志不能喻。若射御之微,陰陽之化,四時之數。』如此的美味是從變化多端到難於言傳的鍋中煮出。 而要掌握鍋中的變化,讓廚藝出神入化到如馬上射箭般得心應手,如天地陰陽變換,如四季般自然流轉

故久而不弊,熟而不爛,甘而不噥,酸而不酷,鹹而不減,辛而不烈,澹而不薄,肥而不』用白一點的話大概就是「久烹而不損敗,熟而不稀爛,甜而不太過,酸而不濃嗆,鹹而不澀嘴,辛而不刺激,淡而不乏味,肥而不膩口。」如此「剛好」、「適中」的美味,是從變化多端到難於言傳的鍋中煮出。

文章下半部是紀錄各地的特產。

全文可由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參考:http://ctext.org/lv-shi-chun-qiu/ben-wei/zh


Apicius: De Re Coquinaria


Apicius: De Re Coquinaria》相傳是由古羅馬帝國一位美食家Marcus Gavius Apicius以通俗拉丁語於1世紀時編寫,後人於4~5世紀時集成書,De Re Coquinaria解作關於烹飪,主要收錄當時在上流社會進食的食譜,但只簡單描述菜餚的製作。

內容分為十冊,包括Epimeles(酒及食物的保存)、Sarcoptes(肉類加工如肉腸及肉醬)、Cepuros(蔬菜種類及其製作)、Pandecter(頭盤、湯及冷盤)、Ospreon(扁豆及豌豆類)、Aeropetes(禽類)、Polyteles(肉、菌及蛋類主菜)、Tetrapus(畜類及野味)、Thalassa(海產)和Halieus(配海產的汁醬)。

舉個例子-第八冊,第六課關於羊其中第二個食譜:『ALITER HAEDINAM SIVE AGNINAM EXCALDATAM: mittes in caccabum copadia. cepam, coriandrum minutatim succides, teres piper, ligusticum, cuminum, liquamen, oleum, vinum. coques, exinanies in patina, amulo obligas. 』翻譯成:「羊肉煲:將山羊或羊肉放入油鍋內。加入切成小塊的洋蔥、芫茜,研磨胡椒、歐當歸、孜然、魚露、油、酒。燒開,加入澱粉調汁。」


這兩部的古籍令二千年前至今日中、西式飲食文化成為了一個基礎標準,對東西方的烹飪演變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